三峡中药科普系列之三峡主要地产中药资源——贴梗海棠

作者:三峡中医药文化 时间:2024-12-05 点击数:

植物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圆柱形,紫红色;树皮片状脱落,落后痕迹显著。叶片长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刺芒状细锯齿。花单生于短枝端;花梗粗短,无毛;萼筒外面无毛;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较萼筒长,果时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红色;花柱被柔毛。梨果长椭圆形,深黄色,具光泽,果肉木质,味微酸、涩,有芳香,具短果梗。

生长环境与产地分布

  贴梗海棠适应性强,喜光、耐早、耐寒、耐贫瘠、忌湿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温暖湿润气候。常生长在庭院、山坡及城市绿化带,多为栽培品种。三峡地区云阳、巫溪、万州、忠县、丰都、武隆、彭水、南川、铜梁等地有分布。

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木瓜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汉代的《名医别录》,原名“木瓜实”,《本草图经》始名木瓜,《本草纲目》记载:“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我国木瓜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三峡地区有较长的木瓜栽种与药用历史。木瓜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压条繁殖,但无性繁殖生长较快,不易退化,收获年代较长。

  贴梗海棠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或食用。每年7~8月当果实皮由青转黄、发出芳香味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来收(用于加工食品的采收期可适当提前),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以“木瓜”药材名收载,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之功效,用于湿痹拘挛、腰膝酸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中医还用于预防和治疗风湿关节痛、霍乱、痢疾、肠炎及维生素C缺乏症等。药材商品名为“皱皮木瓜”,以外皮皱缩、质坚、肉厚、色紫红、味酸者为佳。本品耐贮藏,可箱藏。以皱皮木瓜为原料可开发成现代中药制剂,如木瓜饮片、木瓜神剂、木瓜蛋白酶、木瓜汁、木瓜煎剂、木瓜注射液等。

  木瓜鲜果中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是齐墩果酸,含量约为0.1%。该物质具有降低转复酶活性、抗炎抑菌、促进脂肪再生、防止肝硬化、降血脂血糖、强心利尿、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并且对染色体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以上内容摘自余甘霖、沈力主编的《长江三峡中草药资源》,仅作为学习研究交流使用,严禁转载他用。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中医药文化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