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药科普系列之三峡主要地产中药资源——茴香

作者:三峡中医药文化 时间:2024-12-05 点击数:

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强烈香气。茎中空,灰绿色或苍白色,表面有沟槽并被有白粉。茎生叶互生,中部及上部叶柄部分或全部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4~5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丝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无总苞和小总苞;小伞形花序有花14~30朵;花小,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形;中部以上向内卷曲,先端微凹;雄蕊5枚,花药淡黄色,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基圆锥形,花柱向外开叉或贴伏在花基上。双悬果,主棱5条。

生长环境与产地分布

  喜湿润凉爽气候,耐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地势平坦、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轻碱性黑土为宜。主产于重庆市云阳县,三峡地区其他区县多有栽培。


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小茴香为著名的药食两用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茴香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中国药典》(2010年版)以“小茴香”药材名称收载,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小茴香果实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茴香脑、茴香醚、α-茴香酮、茴香醛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茴香能降低胃的张力,使其蠕动正常,缩短排空时间;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和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茴香制剂是常用的健胃散寒、行气止痛药。除果实外,茴香的茎叶、根均可入药,有温肾和中、行气止痛等功效。

以上内容摘自余甘霖、沈力主编的《长江三峡中草药资源》,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学习研究交流使用,严禁转载他用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中医药文化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