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中药公共服务平台
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中药科技馆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中药科技馆是三峡地区中药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该馆始建于1975年,采用现代科技手段,集合三峡中药信息源,组建了集中药教学、科研、科普教育和科技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三峡中药公共服务平台----中药科技馆。
一、标本种类完备,服务功能齐全
该馆建筑面积1400 m2,设有三峡中药资源与产业发展展区、三峡优质优势中药展区、三峡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展区、民族民间药展区、中药品质与炮制展区、中药真伪与毒性展区、魅力中药主题展区和中药鉴定体验区、“三峡中草药资源数据库”查询系统、多媒体演播厅、中药实物标本库,搭建了开放、合作、共享的中药教学、科研、科普和信息服务平台。
馆内现有按药用部位分类的中药标本1242种;按中药功效分类的饮片标本400种;中药材伪品标本346种;腊叶标本4500余份。2012年,该馆被命名为重庆市科普基地,在三峡库区的中药科普教育与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成效显著
1.中药实践基地作用发挥好
中药科技馆作为我校中医药相关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接待本校学生教学实训5000人次;外校学生参观见习2000人次。
2.科普活动有声有色
该馆每年定期对社会开放约260天,举办三峡中医药文化节等系列科普活动20余项,开展校内外科普讲座18次,年累计参与人数近2万人。作为2015年重庆市科技活动周万州分会场,承办了《中科院年度科技成果巡展》、《常用中药材安全食用知识专题展》、科普电影展播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16年参与重庆市科技活动周渝东北“教育与医疗”专题区县科普巡展活动,分赴云阳、开县、忠县开展“常用中药材安全食用知识”专题科普宣传。
3.对外交流成效突出
建馆以来,有30余所兄弟院校、国家及省部级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内外企业80余家到馆参观。作为三峡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科技馆还接待英国考文垂大学、美国市政府考察团等8次国际参观。
三、开发科普作品,搭建网络平台
中药科技馆科普团队编创了科普视频《舌尖上的白果》、科普话剧《拜见国老》、科普读本《舌尖上的中药安全吗?》以及科普动漫《黄连和太白贝母的生长》5部作品。其中,《拜见国老》荣获第二届重庆市优秀科普文艺作品创作入围奖。
此外,依托该馆还建成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建立了数字化中药标本库1个。
建馆至今,该馆连续4次荣获重庆市科技活动周先进单位;荣获重庆市科普基地优秀活动项目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年度科普基地考评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中药科技馆将继续围绕做强“三峡中医药文化节”品牌科普活动,凸显“科普惠民与服务产业”特色,不断创新开展中药科技馆建设工作,为三峡中药教学、科研、科普教育和中药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